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返回顶部

欢迎您的来到

Welcome to

Zhaohong Environment

  • (0872) 2507286
  • ynzhaohong@sina.com
  •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和街思睿天地一区
  •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首页 信息资讯 行业资讯 大理年味 | 洱源海菜入沪之旅
  • 2024-2-12 17:11
  • 行业资讯
  • 原作者: 大理广播电视台 来自: 大理广播电视台
  • ynzhhj
  • 阅读:612
  • 评论:0
  • 分享到
大理年味 | 洱源海菜入沪之旅

被誉为“清流精灵”的海菜花是水质的“试金石”、农民的“致富菜”。然而,受制于海菜保鲜期短、不易运输等,洱源海菜难以打开省外市场。


从黄埔江畔到洱海源头,山海情牵东西协作。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倾力帮扶下,海菜贮藏保鲜技术取得突破,同时随着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落户洱源,小小海菜将跨越山海,从洱海源头直通上海市场,成为上海市民餐桌上的美味菜肴。


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拓展,这场跨越山海、双向奔赴的“山海恋”为洱源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海菜花开 开出水质优百姓富

“洱海眼睛亮晶晶,海菜花开一片片……”冬日午后,阳光洒在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成片海菜种植基地里,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星星点点海菜花随水波荡漾而轻轻摇曳。


1月22日下午,右所镇松曲村委会后湖自然村村民段林松和同伴正忙着在三江源水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采收海菜。俩人蹚着齐腰的水,一边采收,一边唠着家常。“这几天天气冷,海菜花开得不多,我们来基地采的时候也少,每人一天只能采80市斤左右。要是平常的话,每人一天能采160市斤。”段林松告诉记者。


不远处,右所镇松曲村委会大为自然村村民李文全正沿着自家基地的田埂,边走边察看海菜长势情况,不时蹲下身把采摘下的海菜花拿在手中仔细端详。“现在是冬季,海菜一个月采收一次,等到开春后一个月能采收三次。”说起海菜,李文全打开了话匣子。他家以前主要养鱼,由于养鱼投资高、风险大、利润低,还影响水质,2005年,他开始转行种植海菜,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立了洱源文全种植家庭农场。如今,他成为村里的海菜种植大户。

 

“海菜易种植、投资小、见效快,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我家今年种植了45亩,亩产2吨左右,收益还是可观的。”李文全告诉记者,种植海菜既能保护洱海还能增加收入、带动就业,每年务工支出20万元左右。

 

海菜花,一种白花黄蕊的沉水植物,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只有在温暖清澈的河湖里才能生长,被誉为“清流精灵”。它是水质的“试金石”、农民的“致富菜”。

资料照片 (通讯员 罗新才 摄)

洱源县右所镇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温恒定,适宜海菜生长。“我们在松曲村委会团山片区进行引种,试种后效果好,产得出,也卖得出去。由于农户自发种植,没有形成规模,供需不平衡,2014年,我们成立三江源水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洱源县右所镇党委副书记何启明说。

 

近年来,洱源县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部署,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拓展绿色农业发展新空间,将人工种植海菜作为一大绿色生态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并不断发展壮大海菜产业。2023年,全县海菜种植面积达1500亩,产量2700 吨,产值达2160万元。

 

沪滇帮扶 海菜产业茁壮成长

去年年初,热播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里的一道海菜芋头汤一度让海菜成为“网红菜”。临近春节,大理迎来了又一个旅游旺季,海菜的价格也持续飙升,最近几天卖到十七八元一市斤。小小海菜,经过大理厨师的精心烹制,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品尝到了鲜美的“大理味道”。

 

然而,海菜保鲜期短,是游客带不走的“鲜”。“海菜保鲜期只有3到4天,一般保存在零下4度至零下5度之间。海菜主要在大理本地销售,从产地到市场、商超基本就是半天或一天的时间,能够满足保鲜期。如果通过陆运运往更远的城市,它是达不到要求的。”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洱源基地负责人段从贵说。

资料照片 (通讯员 罗新才 摄)

海菜因其娇嫩,不易贮藏保鲜和运输,成为长期以来海菜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也是困扰洱源海菜种植户打开省外市场的难题。“近几年,我家的海菜也销往广东、上海等地,但是市场份额相当小,几天才发一次货,多的时候四五十公斤,少的时候二三十公斤。”李文全告诉记者,发往省外的海菜需要用泡沫箱打包,里面放上冰袋,为了防止海菜被冰袋冻坏,还要在海菜和冰袋之间放上荷叶,通过冷链空运发往省外,海菜进入省外市场后成本价就已突破30元一市斤。

 

为了破解海菜保鲜难题,洱源海菜种植户们曾尝试把海菜烘干、晒干,但因其成本高且口感差而告终。

 

对此,洱源县和上海交通大学也一直在积极协调想办法。2023年4月,洱源县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学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对洱源县发展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构建体系提供技术支撑。5月下旬,受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孔海南委托,上海交通大学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主任岳进带领科研团队开始对洱源海菜营养品质评价和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研究。随后,多次从三江源水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挑选海菜,跨越山海,送到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验研究,喜讯纷纷传来。7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校地工作会议宣布了洱源海菜贮藏保鲜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成功将海菜贮藏保鲜稳定期限提升至12天。

 

这一技术突破让洱源县和海菜种植户对壮大海菜产业、拓展省外市场的信心更足。“海菜保鲜期延长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冷链陆运方式运输,海菜成本价可以大大降低,有利于打开省外销售市场。”李文全说。

 

同时,海菜营养品质研究和贮藏保鲜取得重要技术突破,为海菜走向云南之外更主流、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提供了可能。但如何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把海菜送到上海市民的餐桌上,却是洱源县和上海交通大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洱品入沪” 洱源味道登上上海市民餐桌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高度重视乡村振兴阶段定点帮扶长期长效机制探索和工作创新,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启用上海交通大学乡村振兴洱源基地,设立共建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协同打造“丰源甄选”电商平台。同时,在海菜贮藏保鲜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积极与上海蔬菜集团对接交流,依托国有一级批发平台,推动海菜拓展上海市场工作,助推海菜“出滇入沪”。

 

2023年12月15日,上海蔬菜集团洱源海菜花种植基地在洱源县右所镇东湖湿地揭牌。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和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海菜花产业生态研究中心也相继揭牌。

 

上海蔬菜集团总裁孙燕敏在揭牌仪式上说:“我们已经把海菜样品带到了上海,供一些高星级酒店厨师试做,市场反馈非常好,希望海菜能够更好地进入上海市民的餐桌。”

 

“海菜价格受大理旅游淡旺季影响较大,价格不稳定。但与上海蔬菜集团长期合作后,签订的协议价常年保持稳定,这对全面提升洱源海菜产业发展水平有很大推动作用,同时还能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洱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钟新仁告诉记者。

 

“基地设立‘稳水质、扩产能、创品牌、拓市场、增营收、造模式’6个发展目标,主要开展优质种苗培育、海菜花示范种植、海菜花标准化生产和保鲜储运技术研究、湿地自养模式研究等工作,打造一个以海菜花产业为代表,集‘育—繁—推—产—学—研—宣—教’为一体的‘以湿养湿’可持续发展模式。”段从贵告诉记者,按照基地发展规划,通过5年努力,将带动洱海流域优质海菜花种植面积增加至2万亩,实现产业产值6亿元,带动种植户5000户以上。

 

随着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落户洱源,依托上海蔬菜集团和海菜花产业生态研究中心,洱源海菜“产研销”结合新模式正从构想一步步成为现实。小小海菜打破保鲜技术瓶颈,将跨越山海,从洱海源头直通上海市场,成为上海市民餐桌上的美味菜肴。

 

近年来,洱源县紧抓东西部协作重大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和帮扶政策,积极探索“上海市场+洱源基地”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激活产业发展新动力。


资料照片 (通讯员 罗新才 摄)

“交大—洱源消费帮扶生活体验馆2.0”产品增至70多个,成为展示洱源特色的一个窗口;利用上海资金建成的邓川镇现代葡萄产业园300亩大棚及冷库等附属设施,2023年秋季初次摘果,200吨葡萄全部销往上海,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上海市场+洱源基地”赋能洱源特色农产品不断进入上海市场,受到上海市民青睐。2023年,全县销往上海扶贫产品金额达821万元。

 

“2021年以来,洱源县累计投入上海援助资金8330万元,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有机示范牧场、第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第一个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引领全县绿色有机‘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群众就业增收路子越走越宽,绿色成为东西部协作的最美底色,为助推洱源高水平源头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洱源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赵泽标说。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洱源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统筹策划:赵正琳 黑毅鹤 吴江 杨磊

本版文图:记 者 吴江 马丽芳 柴艳 熊志明 金杰

通讯员 李雪梅 卢夺坤

编辑:苏云慧

审核:关友芳

终审:黑毅鹤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快速联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与我们的团队联系。

    (0872) 2507286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和街思睿天地一区

    查看地址导航

关注我们